登录  | 加入社区

黑狼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465|回复: 0

术后20天,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脑干出血患者出院了

[复制链接]

396

主题

396

帖子

0

现金

黑狼菜鸟

Rank: 1

积分
18
发表于 2019-5-6 12: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澳大利亚

2019 年 4 月 16 日中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孙建军赶到急诊抢救室,会诊一位脑干出血的患者。这位 41 岁的男性患者已经昏迷、偏瘫、生命体征紊乱。经检查,出血位置位于脑干,集中在中脑和桥脑,出血量 10 余毫升、突入左侧丘脑,初步考虑为高血压所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军教授表示," 脑干出血九死一生 , 手术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杨军教授和家属沟通。

传统意义上,脑干包含中脑、桥脑和延髓的狭小柱状结构,内有大量的上下行纤维束和大量的神经核团,呼吸和循环的基本生命体征中枢也在其中。急性期脑干出血的持久刺激,势必导致上述重要结构的破坏,非死即残是脑干出血的真实写照,尤其是出血后 7 至 10 天的水肿高峰期,50-80% 的患者不能扛过脑干出血带来的严重后果,能存活到血肿吸收、二期手术处理的患者是凤毛麟角。因此,脑干曾经是 " 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 "。急性期脑干出血也被认为是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上世纪末期,国内老一辈神经外科专家率先突破这一禁区,开展了脑干血管瘤、血管畸形、脑干肿瘤等疑难重症的诊断和手术治疗,逐渐积累经验,手术效果明显改善。部分出血吸收后脑干内海绵状血管瘤等血管畸形留待二期手术切除处理。但急性出血患者首先需要存活到血肿吸收,这对神经外科团队的诊疗水平及相关科室的协调配合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接诊当日,杨军教授领衔的神经外科团队即刻为患者进行了急症脑室外引流术,随后进行颞下入路脑干血肿清除术。在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的严密配合下,妥善处理生命体征变化,手术血肿清除非常顺利。

术后,患者转入 ICU ( 危重医学科 ) 病房,先后做气管切开、吸痰、翻身、冰毯等处理,经过 ICU、耳鼻喉科等医护人员的协同救治,一周后患者病情稳定,回到神经外科病房。术后 2 周,进行了防治并发症、康复、营养神经等全方位救治神经功能治疗;术后近 3 周,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和体温平稳,可配合医护人员和家属的指令,可进食,有言语动作。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多参数心电监测、鼻饲、气管切口管、尿管等逐一撤掉,患者床上功能锻炼,练习下床站立。

5 月 6 日,20 天前昏迷至北医三院抢救的脑干出血患者程先生,终于可以出院了。他将在院外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 孙建军 )





上一篇:出线难U19国青身陷“死亡之组”
下一篇:风雨无阻客人来——澎湖海上花火节点亮夜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小黑屋|手机版|Hlshell Inc. ( 豫ICP备16002110号-5 )

GMT+8, 2024-6-2 16:03 , Processed in 0.162175 second(s), 44 queries .

HLShell有权修改版权声明内容,如有任何爭議,HLShell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