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社区

黑狼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658|回复: 0

开原龙卷风后硬核医生24小时连做14台手术

[复制链接]

435

主题

435

帖子

0

现金

黑狼菜鸟

Rank: 1

积分
16
发表于 2019-5-6 12: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开原龙卷风灾情过后,一些令人感动的人物事迹逐渐被披露出来,这其中,既有本报曾经报道过的为保护孩子被砸昏迷的耿玉先老人,也有帮助邻居重建家园的倪巧珍大姐和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早餐店夫妇 ……

连日来,辽沈晚报记者数次赶赴灾区,发现了多个在灾情发生时刻的感人故事。

12 岁的她救了 5 岁妞

12 岁的楠楠不但自救成功,还保护一个 5 岁幼童。图为楠楠在临时安置点与妈妈(右一)在一起。

本次灾情中,最小的 " 英雄 " 只有 12 岁,她不但成功自救,还保护了另外一个 5 岁大的女童。这本是最简单的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本真中最勇敢和善良的一面。

贾楠楠家住本次灾情最重的小区尚品铭城。7 月 3 日大风袭来时,她正在小区凉亭中用手机看电视节目,旁边三个小孩子玩着陀螺。

可能是玩累了,俩个小孩相继离开,只剩下一个看上去四五岁的小女孩还在凉亭中。

突然,天空黑了下来,大雨夹着冰雹劈头砸了下来。楠楠抬头看见泡沫板、塑料以及很多其他东西被大风卷到空中,楼上的玻璃哗哗作响,顿时觉得危险了。

" 当时特别吓人,天上飞得全是垃圾,我就害怕天上的东西掉下来砸到我。" 在起身准备逃离时,她看见旁边满脸迷茫的女孩。

没有多想,本能驱使着楠楠拉着女孩的小手,立刻向自家方向跑去。这时,龙卷风已经刮至小区,危险来临,楠楠紧紧地拉着女孩跑进自家单元门。

本以为已经安全,然而还没松口气,楠楠便意识到单元门是玻璃的,此时被风刮得直响。" 当时我就觉得一楼也不安全,风一刮门就动,玻璃随时可能碎裂,所以我立刻拉着小孩儿往楼上跑。" 楠楠回忆道。

在向楼上跑的过程中,女孩不小心摔倒了,也许是惊吓,也许是疼痛,开始哇哇大哭,站不起来。楠楠赶紧回过身来,用纤细的胳膊将女孩抱了起来,继续向楼上跑,躲在二楼至三楼的楼道缓步台上,直到风灾结束。

" 我认得这个孩子,是小区里小卖店家的,外面虽然风声弱了,但是我也不敢出去,只好把他领到我家去。" 等风停了,楠楠和家人一道将小女孩送回家中。

在此次风灾中,小女孩的爸爸受伤被送到医院,孩子不知所踪,家人都急坏了。看着孩子安全回到家中,女孩的家人才松了一口气。

小区内的其他居民在得知了此事后都对楠楠表示夸赞。

居民陆辉说:" 我们小区很多人都知道这件事了,5 岁的孩子如果不及时躲避,面对这么大的龙卷风,后果不堪设想,楠楠这孩子善良又勇敢,这回多亏她了!"

只要手能动 他就坚守在救灾一线

忍着痛风不下火线的林晓峰正在整理统计报表。

" 慢点,注意安全 "" 再多来几个人,咱们把行军床打开铺上 "" 快点把盒饭发给受灾群众,别凉了 "…… 从 7 月 3 日晚 10 时许,一直到 7 月 4 日下午,开原市新城街道里仁学校灾民安置点里,不时传出安置点负责人林晓峰的声音。

林晓峰是开原市民政局的一名副局长。"7 · 3" 龙卷风灾情发生后,闻令即动,根据民政局领导安排,林晓峰马上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当天,正赶上痛风发作,手腕生疼,林晓峰却一点儿顾不上,紧急从民政局物资储备库拨付出 1000 多套被褥送往各个灾区安置点。

一包包被褥扛起、装车,这样的动作不知重复了多少回,痛风的地方又抻了一下,手腕肿得老高,他却浑然不知。在往返 7 趟终于完成救灾物资拨付并接收到上级拨付的物资后,林晓峰马上赶去里仁学校灾民安置点。铺好行军床、安置灾民,部署好工作,忙完安置点的事儿,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开原市中心医院,对两位死亡灾民家属进行慰问和安抚。

7 月 4 日凌晨 2 时,林晓峰又回到局里参加部署灾后救助紧急会议。实在困了,就找个地方眯一会,饿了,就泡碗方便面,就这样,林晓峰几乎连续 24 个小时投入到救灾工作中。7 月 4 日下午,林晓峰完成阶段性工作,终于坐下来休息时,他的右手手腕处已经鼓起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包。

" 停下来才感觉到疼,之后越来越严重,最后根本不敢动了,连袜子都脱不了。" 林晓峰说。这时,局长曾刚看到他煞白的脸和肿胀的手腕,立即下令:不能再干了,赶紧回去治疗休息。林晓峰这才回了家。

" 人在家里,心却在灾区。" 接受记者采访时,林晓峰斩钉截铁地说,只要手能动了,我就坚守在救灾一线。

硬核医生 24 小时连做 14 台手术

24 小时不眠不休的董玉林医生(左一)和同事们在手术室里。

7 月 3 日,一场罕见的龙卷风袭击了铁岭开原市,造成 6 人死亡,190 人受伤,近万人受灾。在这场突然袭来的天灾面前,许多平凡岗位上的普通市民,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诠释了 " 人间有爱 " 的真谛。

这其中,开原市中心医院的骨科主任董玉林,当天在 24 小时内连续主刀完成了 14 台手术,被誉为 " 龙卷风下的铁骨医生 "!

24 小时不眠不休连做 14 台手术

董玉林,现任开原市中心医院骨科主任。7 月 11 日下午 4 时记者才见到他。" 刚刚做完手术,让您久等了。" 董主任表达歉意,当天,他做了 4 台手术。

7 月 3 日下午,刚刚下班回家的董玉林接到了医院的电话,让他立即赶回医院。" 我赶到医院的时候不到 6 时,当时门诊的伤员已经很多了。" 董医生说,所有伤员都是开放外伤,每个人身上伤口都很多,门诊医生护士们正在分诊。

开原市中心医院虽然是综合性医院,但是外伤、神经性损伤等,都由骨科治疗。" 这个时候,骨科已经收进了 7 名伤者。"

巡视、查体、判断哪个伤者应该立即手术,20 分钟不到,董医生和他的同事们已经站在手术台前。" 这个过程一定得快,时间对患者来说,就是生命。" 董医生说。

同时,手术室外的医生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工作。" 当时患者和家属情绪都比较躁动,情绪都很不稳定,医生这个时候有必要做好他们的应急心理疏导。" 董医生说,在做手术的同时,外界和手术室一直在保持联络,按照伤者紧急状况,调配伤者的手术顺序。

尽管距离当天的手术已经过去了一个星期,但对当天手术的台次董医生记得清清楚楚。

" 第一个手术是一个小腿骨折的伤者,骨头当时已经支了出来。第二个是一个桡骨动脉割裂伤 ……" 董医生说,虽然那些手术的难度并不很大,但每个伤者身上的伤口都特别多,有的伤者身上甚至有 100 多处切割伤,至少三分之二需要缝合。这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工作量,对医生的体能和意志专注力,都是考验。

更令医生们担忧的是术后恢复,因为每个伤者的伤口都重度污染。" 他们身上都被泥土覆盖,伤口的刷洗、清创尤为重要。" 董医生说,每个伤者的清创过程就需要 30 分钟左右,之后才能进行手术。董玉林说,医者父母心,尤其是这样的时刻,更需要医生的职业素养。

在当天的手术中,一个 13 岁男孩的伤情比较复杂。" 孩子是骨骺骨折,骨骺是不能破坏的,如果做不好,会耽误孩子的生长。" 董医生说,他们不是儿骨医生,当时孩子的家长还没有赶到医院。" 孩子身上 100 多处伤口,进去刷洗清创后,缝合 30 多处,最后孩子被迅速转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就这样,从 7 月 3 日的下午 6 时,一直到 7 月 4 日凌晨 5 时多,将近 12 个小时,董玉林和他的同事们连续完成了 12 台手术。这中间,董玉林仅仅喝了几口水。

" 出手术室的时候,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累,反而感觉是轻松了不少。" 董玉林说。

手术完成后,董玉林马上开始查房巡视。在早上 7 时多,一名脑出血的老人又被推进了手术室,老人在此次龙卷风中肋骨骨折造成血气胸及髋关节脱位,董玉林又立即走上手术台。一上午过去,他又接连做了两例手术。

尽管身体已经很疲倦了,董玉林一直坚守在医院,24 小时内,主刀做了 14 台手术,其中包括四台杂交手术,这在董玉林的从医史中,还是头一次。当天下午 5 时下班后,回到家中小睡了一会儿,董玉林晚上又回到了病房中。

" 不仅我是这样,当天,我们全院的医生护士都如此。" 董玉林笑着说,这些都是我们医护工作者的职责。

每天工作之后还要学习 3 小时

董玉林今年 39 岁,2007 年毕业于齐齐哈尔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只用了 12 年的时间,董玉林就成为医院的骨干和骨科的带头人。" 喜欢读书学习和具有敬业精神,成就了今天这样的一个我吧,虽然没啥大成就,但是算得上是个合格的医生。" 董玉林谦逊地说。

在生活中,董玉林每天至少读书学习 3 个小时。" 我的一个老师就是这样的习惯,我继承了下来。"

每天下班后,董玉林晚上六七点钟都要赶回医院再查房一次。" 我的家距离医院也就 500 米,比较方便。"

查完房后,董玉林会来到办公室,静静读书三个小时。" 在家是不能看书的,因此,我每天都是下班后在办公室看书,至少 3 个小时以上。" 董玉林说,医生和别的职业不同,三年时间,手术方式和应用器材的改进特别快,要是不读书,就不能与时俱进。

" 我爱人也在医院工作,因此特别理解我。" 董玉林说。

患者送来 1 公斤花生让他感到自豪

高高大大的董玉林,其实很爱笑,这种感觉让患者特别踏实。" 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做好医生的本分,患者自然而然地就相信你,愿意和你亲近了。" 董玉林说。

" 就是一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术嘱,也会让患者很感动。" 董玉林记得,刚刚当医生不久,开原黄旗寨山区有位伤者来就诊。" 患者是手指远端截肢后感染,连续换药三个星期,每次查房的时候我只是多嘱咐了几句,可是患者出院回家后,从 50 多公里远托人捎来了 1 公斤花生。" 董玉林说,虽然 1 公斤花生不值啥钱,但是让他特别感动。

多年来,董玉林治疗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暖心的叮嘱、精湛的医技、遇到贫困患者与他们同吃等等,这些让他与患者之间结下深厚友谊,甚至一些患者还成为了他的朋友。" 其实,真的没做啥,我只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工作能得到他们的认可,我就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

最先到达现场的新闻人 他一个人身兼四职

开原市传媒中心记者袁野

" 他尤其爱钻研业务,媒体融合后,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网页制作和视频编辑 ,让自己成为一个工作上的多面手。" 总编室主任刘红这样评价袁野。

每次重大灾情发生,最先赶到现场的除了救援队伍,就是新闻记者。这次,同样如此。袁野,开原市传媒中心记者,在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奔赴到受灾现场。

" 干的就是记者的活,小家再有事,在大灾大难面前,不叫啥事了。" 就在 "7 · 3" 龙卷风发生的前三天,袁野的外公刚刚过世,一直料理老人后事安抚双亲的他,尚处在悲痛当中。得知龙卷风来袭,袁野火速赶回单位,申请第一时间进入灾区采访。

共同参与采访报道的年轻记者袁鑫对这位同行竖起大拇指:" 当时情况太紧急了,袁哥忙中不乱,提醒摄影灯、电池准备充足,尤其在积水地段,他开着自己的车拉着我们冲过去,一点不犹豫不心疼!"

抢拍过程中,一直伴随着大雨,袁野担心机器设备淋湿受损,他把所有重物都挂在脖子上放到胸前,一手撑伞为正在录像的搭档和怀里的 " 长枪短炮 " 遮雨,一手做保护状以防周围有突发情况威胁到同伴的安全,而他自己早已被雨水浸透。

" 老一代记者是怎么扶持自己的,自己就应该怎样做,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况且做新闻的都知道机器是第一位的,手中的摄像机就是武器,没有武器怎么打仗。" 袁野和同伴一直干到凌晨 3 时,短暂休整一个半小时后,又进入灾区继续工作到凌晨。

" 虽然我已经由一线转为幕后工作,不过当一记者一辈子都是记者,单位人员有限,特殊时期必须顶上。" 袁野白天摄像并兼职司机,晚上编辑制作 " 直播开原 " 微信公众号,在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发布当天报道,认真回复粉丝留言。

辽沈晚报 · ZAKER 沈阳 首席记者 赵天乙





上一篇:盱眙纪委监委介入调查“最美婚纱照”是否摆拍
下一篇:下拉槽积水强行趟水行驶被困男子爬上车顶报警求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小黑屋|手机版|Hlshell Inc. ( 豫ICP备16002110号-5 )

GMT+8, 2024-5-16 00:46 , Processed in 0.167095 second(s), 44 queries .

HLShell有权修改版权声明内容,如有任何爭議,HLShell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