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加入社区

黑狼游客您好!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查看: 392|回复: 0

不曾见过的十三陵:康陵沉寂思陵悲

[复制链接]

384

主题

384

帖子

0

现金

黑狼菜鸟

Rank: 1

积分
36
发表于 2019-5-6 11: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澳大利亚

主讲嘉宾胡汉生
少为人知的康陵内景
神道今昔对比
康陵明楼上的砖铭
万娘坟的柱顶石和分心石 寻访目标:明十三陵

寻访时间:4 月 21 日

寻访人数:25 人

提到位于昌平的十三陵,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明朝皇帝的陵寝群,但其中的细节就未必那么清楚了。例如,明朝共有 16 位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朱允炆,只有 13 位皇帝葬在这里,为什么少了一位?定陵为什么成为唯一一座地宫被发掘的陵寝?末代皇帝崇祯的陵寝是由谁建造定名的?

带着这些疑问,在一个天清气爽的春日早晨,25 名青睐会员集体乘坐大巴,开启了一天的寻陵 " 探险 "。

定陵发掘时第一条探沟所在地、目前尚未正式对外开放的康陵,以及隐藏在狭窄夹道之后、村落民居中间的万娘坟……在主讲嘉宾胡汉生老师的带领下,青睐团的成员切切实实地体验了一把 " 不走寻常路 " 的 " 旅行 "。胡老师的讲述旁征博引,又通俗易懂,很是 " 吸粉 "。正巧定陵展览室内,有三本胡老师的专著在售,大家纷纷购买,同时强烈要求胡老师再办一次讲座。

青睐寻访团中也是 " 卧虎藏龙 "。一位叫龙云的会员,对明朝历代皇帝的故事了如指掌,史料之丰富,令人惊叹。参观当晚他把自己作为讲师录制的课程《明宫风云》发到了会员群里,供同好参考。

还有一位叫李铁民的年轻人,搜集了很多十三陵的老照片,虽然具体拍摄年代不详,但根据画面上的荒凉景象和偶尔出现的人物着装,可以推测是百年前的旧照。他特意选择了与老照片同样的位置,当天又拍了新作。新老照片对照,恍惚间时光穿越,别有一番感觉。

燕台驿、玉泉山接连落选 " 形肖铜锣 " 天寿山 " 中标 "

4 月 21 日一早,青睐人文寻访团的 25 名成员就从市区集合出发,此次寻访的第一站是神道。由于时间尚早,游人并未如织,站在神道入口处,放眼望去,远处的天寿山巍峨绵延,高大的石像生分列道路两侧,在绿树掩映下不减威严。

主讲嘉宾胡汉生老师,是土生土长的十三陵本地人,曾任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会长,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和明十三陵历史的研究。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科专业的他,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考证研究时,不囿于典籍,进行了大量的实地测绘工作,为明陵的研究留下了真实宝贵的资料。集合完毕,胡汉生老师的讲解就着入口处的明十三陵分布图正式展开。

十三陵中,以长陵最大,修建得最早,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寝。古代帝王陵的选址大有讲究,关系到国祚延绵。永乐五年,风水术士廖筠卿等和钦天监官员共十余人,组成 " 考察团 " 前往北京,先后勘察了门头沟的燕台驿和海淀的玉泉山,都不太满意,于是折返南京。两个月后,他们再次来到北京,发现了位于昌平的这块风水宝地。

" 那时也没有 PPT,跟皇上汇报,得画出标明山水方位的图来。在一般百姓家,这种说明叫钳记;给皇上的就不能这么叫了,称为表章,这份呈给皇上的奏折就叫《朝献山图表章》。"" 其脉天皇出世,天市降形,贪狼木火以为宗……东黄土景堂堂乎三阳开泰,十八岭峰巍巍乎四势呈祥。形肖铜锣,穴居中央。" 奏章原文,胡老师张口就来,足见其研究功底。古文朗朗上口,后加今文释义,仿若一套会说话的十三陵研究丛书,会员们围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

永乐六年,朱棣亲自查看之后,确定皇陵修建于此。永乐七年,正式定穴,开始营建。而明朝迁都北京,则是永乐十九年的事了。

明朝共有 16 位皇帝,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葬于南京孝陵,第二任皇帝朱允炆不知所终,这里葬有 13 位皇帝,算起来,还少了一位。少的是明景帝朱祁钰(年号景泰),他是明朝的第七位皇帝,葬在了京西金山。景泰皇帝接替的是哥哥明英宗朱祁镇的皇位。英宗在土木之变时被蒙古俘虏,后被放回,二次称帝。景泰帝被废黜,死后葬于亲王墓。

对石翁仲的全新解读:最外侧为锦衣卫大汉将军

从十三陵景区大门到定陵,是长达 7 公里的神道。大多数游客参观的是最外面 1 公里的路段。神道两侧,排列着造型生动、刻工精巧的立体石雕,共有 18 对,包括 6 组石兽和 3 组石人,统称石像生。石像生是皇权仪卫的缩影,其中石人又被称为石翁仲。

石兽均为一组站姿、一组卧姿。" 可能他们分别值白班和夜班吧,一组上班,另一组就休息。" 胡老师的奇思妙想,把石像生对陵墓的守卫之责刻画得栩栩如生。

对于 3 组石人,不同的史料说法不同,顾炎武的《昌平山水记》中称其为武臣、文臣和勋臣。而胡老师根据考证,认为最外侧的是锦衣卫大汉将军。这个将军并非一般意义上领兵打仗的将领,而是卫兵。明朝会选取身材高大者作为殿廷卫士,归锦衣卫统属,称为 " 大汉将军 "。从石像上可以看到,其身披的铠甲非常精美,更像是一种礼服。胡老师推测这并非铁甲。明朝的甲有三个等级:铁、皮、纸。其中纸甲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要把棉纸摞成一寸厚,用水浸泡、捶,成品特别结实,再强的弓箭都射不透。

至于中间的石人,很多史料认为是文臣,但胡老师也有不同看法。他说,人像所穿服装叫祭服,文武官员都穿这身。祭服的特点是头戴梁冠,帽子上的梁越多品级越高。" 你们数数这个帽子上有几道梁?" "1、2、3、4 …… 7 道。" " 对,这是个一品官,我认为这组石像就是一品官的形象。" 接着,胡老师详细介绍了明朝祭服、朝服、常服的特点和区别,给会员们上了一堂古代服饰文化课。

刻在石头上的 " 遂道门 " 牵出定陵挖掘的 " 钥匙 "

下一站,青睐寻访团的目标是定陵。定陵是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寝。十三座帝陵中,它是唯一一座地宫被发掘的陵。

1956 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定陵进行发掘。其实,最初的发掘目标是长陵,但因为其规模过大,发掘不当容易造成破坏,所以决定先找个 " 试点 "。当时的选择有两个,一是紧挨着长陵的献陵——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炽的陵寝。它与长陵的修建年代接近,地宫的形制更有参考价值。另一个选择是定陵,因为它的宝城右侧有些砌砖塌落,露出的部位形似券门,考古人员认为这里可能是墓道,可以由此开始发掘。最终,定陵成为发掘的试点。

当年的探掘共挖了 3 条探沟。第一个探沟就找到了隧道门和砖隧道。第二个探沟挖出了一块小石碑,上面刻着 " 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根据碑文,又挖了第三个探沟,找到了石隧道和地宫的入口金刚墙。打开金刚墙,就是地宫的五个大殿。进入地宫之前,胡老师带领大家走向左侧。这里有个伸向地下的砖砌坡道,坡道尽头是个券门。沿着地面走向券门正上方,左侧是堵矮墙。胡老师指着墙上某处,招呼大家:" 看,这里就是‘遂道门’。" 会员们赶忙上前细看,刻在石头上的 " 遂道门 " 三个字稍显潦草,似乎是随手写就,字体不大,很不显眼,若不是胡老师指点,大家肯定注意不到这个细节。帝后的棺椁就是从下方的券门进入地宫。

地宫包括前中后三正殿和左右两配殿。正殿对应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配殿对应东西六宫。胡老师带领大家首先进入的,是空空荡荡的配殿。当初地宫打开时,配殿就是空的,这是因为皇陵是帝后的陵寝,妃子都葬在别处。

后殿摆放着三座大红色的棺椁以及数个随葬器物箱。这些都是玻璃钢材质的复制品,内部是空的,原有的木质棺椁已经糟朽,万历帝后的遗骨也于 1966 年被砸碎烧掉了。

明楼内的石碑上刻着 " 大明神宗显皇帝之灵 "。" 显 " 是万历皇帝的谥号,是对其一生的评价,名扬中外曰 " 显 "。" 神宗 " 是他的庙号,胡老师说:" 这个皇帝二十多年没上朝,但是天下晏然,这不是神吗?所以叫神宗。"

明朝最荒唐的皇帝是个特立独行的 " 体验派 "

康陵是明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及其皇后的陵寝。从陵门外观看,除了围墙上明黄的琉璃瓦依然鲜亮,柱子、木门上的油漆都已脱落,呈现出年代久远的黑褐色,部分墙面的灰层也脱落了,露出里面的砖块。

康陵目前即将修缮完毕,尚未正式对外开放,青睐寻访团每位成员领到了一张出入证才得以入内。

进入康陵的大门,古朴清净之感油然而生,庄严大气的皇家风范犹存。土地上漫布着野花野草,步道与台阶的砖缝石缝中也不时钻出草叶,略有荒凉之意。除了青睐会员一行,只有正在施工的几位工人,宛如 " 包场 "。

" 朱厚照是明朝最为荒唐的皇帝。他把皇城里的殿和殿之间修成买卖铺儿,让宫女扮成老板娘卖货,自己装成顾客,还得有个中间人给划价。"" 他在西华门修了一组建筑,叫豹房,里面有搜罗自全国各地的美女。豹房建成后,他索性搬出紫禁城,住到那里。"" 朱厚照好武,喜欢和老虎搏斗。他曾经给自己取名‘朱寿’,自称‘威武大将军’,亲自上阵与蒙古军队打仗,还斩杀了一名敌人。"" 他去江南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其时叛乱已经平息,朱宸濠也已被王阳明俘虏,但是朱厚照说:你得把他放了,我亲自捉一遍。"" 明武宗很有才,除了武术,他还精通音乐,精通佛教,会用梵语讲经。" 胡老师的介绍,让大家对朱厚照这个特立独行、放飞自我的皇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会员惊叹:" 整个一个体验派!"

跟随胡老师的脚步,青睐团员登上了康陵的明楼。这是乾隆年间复建的,原来的明楼在明末农民起义时已被烧毁。细心的会员注意到,登上明楼,走的不是台阶,而是一种有小细棱的斜坡。胡老师说,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这种砖石侧砌露棱的斜坡道,叫做礓(ji ā ng)礤(c ǎ),常用于不太规则或过宽的坡道。

明楼的许多砌砖上面都有字,标明这块砖由何地制造。砖铭字体大小不一,有的遍布整个砖面,有的只是个小小的印章;有的是阴刻,有的是阳刻;有的模糊,有的清晰。我们看到,其中一块砖上写着:" 正德拾年平陰縣造 "。由此可见,乾隆年间重建时用的还是明朝始建时的砖。重建时,旧砖被无序地随意使用,所以有的能看到铭文,有的看不见,是因为有铭文的一面朝内了。

参观完毕,随着最后一位团员迈出门槛,饰有九九八十一颗门钉的大门在我们身后缓缓关上,康陵又陷入了几百年来静默无声的沉寂之中。

万贵妃墓 " 藏身 " 村民自家果园

接下来,寻访团乘车前往万娘坟,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的贵妃万氏就葬在这里。她比宪宗年长 17 岁,本来是宪宗幼时的保姆,宪宗登基后被封为贵妃,直至成化二十二年因暴疾过世,一直荣宠不衰,享年 57 岁。宪宗在万贵妃过世几个月后就伤痛过度、郁郁而终。

万娘坟在民国时期,被一个诨名 " 程老六 " 的土匪盗挖,当时从里面取出许多金银财宝,包括凤冠。后来程老六成亲时,这顶凤冠就戴在了新娘子的头上。

胡老师说,万娘坟所在地现在已是自然村落的人家儿,被村民扎的篱笆挡住,根本走不过去。但是会员们不愿意放弃这难得的机会,还是要一探究竟。

通往墓地需要经过一条窄窄的夹道,路边是村民住家,其中一户人家门前有条凶恶的大狗,不停狂吠。狗身上虽然拴着绳子,但因为夹道过于狭窄,人走过时仍会感觉它近在咫尺。几位勇敢的会员走在前面,大家陆续贴着另一侧的墙边,在狗吠声中迅速穿过夹道。

夹道尽头是一片夹在村民院落之间的果园,几棵低矮的果树下散落着几块柱顶石和分心石,这就是大殿遗址。石头后面有个斜上坡,坡上是一堵矮墙,墙上有个不大的缺口,被一捆树枝挡住。胡老师说,这个缺口就是进入万娘坟第二进院子的大门,后面还有石碑、琉璃照壁、石五供等文物和坟头。由于大家所处的位置地势较低,由低向高看,再加上矮墙的阻隔,视线被完全遮挡,只得抱憾而归。

王承恩墓栅栏上绑着一个颜色鲜艳的花圈

当天的最后一个寻访地,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埋骨之处思陵。我们穿行在弯曲的土路上,两边是果园和庄稼地。" 看,这就是思陵,那不是陵墙吗?" 随着胡老师的招呼声,大家抬眼望去,一道红墙映入眼帘。思陵目前不对外开放,红色的宫墙把它围得严严实实。墙上安有一扇灰蓝色的现代防盗门,显然是工作人员出入所用。我们到达时,恰好有安保人员出来,一位 " 眼疾腿快 " 的会员迅速跑过去,想从门缝里窥视一下,眼疾手快的工作人员却迅速把门关上了。

胡老师向大家介绍道,这里原本是崇祯十五年去世的贵妃田氏之墓。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打进北京,崇祯无可奈何之下吊死景山,皇后周氏吊死于坤宁宫。李自成找到尸首后,责成顺天府官员动用官银,把崇祯帝后和田贵妃葬在一起。

昌平州的州官早就跑了,只剩下一个吏目(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他打开库房一看,一空如洗。最后,一些旧明官宦攒了 340 千文(时价折合白银二百多两),安葬了崇祯帝后。

当时这里仅有地宫,地面建筑尚未开始营建。因为原本是妃子坟,地宫的形制规模很小,只有两重殿。前殿三间,后殿九间。一名叫杨文的夫头儿挖开隧道,进入地宫,把田贵妃的棺材从椁里请出,放在右侧,再把崇祯帝的棺材放进去。周皇后的棺材则被放在了崇祯帝左侧。随后,地宫被埋上,修了一道小矮墙,也培起了坟冢。

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下令重建崇祯皇帝的陵寝。地宫再次被挖开,重新举行安葬仪式,重新修陵。当时清朝刚入关,无钱无人,就让几个降清的明朝太监主持此事。但这几个人并不把此事放在心上,工程进展缓慢。另一位降清太监曹化淳看到冬日即将来临,上奏折称,石料只能趁冬日结冰运送,过季之后无法进行。顺治皇帝批示:尽快营建思陵,否则治罪。思陵这才得以建成。

思陵最初营建时,只有享殿三间、左右配殿三间、陵门一间,没有明楼和宝城。乾隆五十年修缮时,觉得规制过小,进行了扩建。享殿由三间扩为五间,陵门由一间扩为三间,又修建了明楼宝城。

大家虽然不能进入思陵,但是胡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述,使思陵一步步变化的过程,像一幅画卷一样在我们的脑海中徐徐展开。

随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太监王承恩被葬在了思陵的右前方。胡老师带领大家,沿着一条田间土路走了没多远,路边的铁栅栏内出现了一块空地,地里有两块石碑和一个小小的坟头,这就是王承恩墓。两块石碑一前一后,均为顺治年间所立。除此之外,还有一块石碑紧贴路侧的铁栅栏,是民国年间昌平县知县所立。栅栏上绑着一个颜色鲜艳的花圈,看样子新放置不久。

下午 4 点,活动结束开始返程,巍巍皇陵离我们越来越远,但一天来对中国传统陵寝、建筑、服饰文化和风水理论的知识汲取,使大家久久沉浸其中。十三陵,无数人曾经听过来过见过,却依然如一座未知的宝库,此次寻访,也仅仅是揭开了它一角神秘的面纱。面纱之下,是十三座皇陵的悲欢往事,更是一个皇朝近三百年的沉浮盛衰。

本版文 / 陈枫

摄影 / 青睐团员





上一篇: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下一篇:舞剧《天路》角逐“文华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社区

本版积分规则

 

QQ|申请友链|小黑屋|手机版|Hlshell Inc. ( 豫ICP备16002110号-5 )

GMT+8, 2024-5-9 14:42 , Processed in 0.202033 second(s), 44 queries .

HLShell有权修改版权声明内容,如有任何爭議,HLShell將保留最終決定權!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